2021.09.15 来源:
01灵活用工:失业潮的灵丹妙药
疫情给这个世界带来了很多变化,就业模式的改变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也许,“灵活用工”今后会被越来越多的职场人士接受,成为全社会就业体系内一个庞大的“蓄水池”。
灵猴Job观察到,2020年4月7日国家印发《关于推进“上云用数赋智”行动 培育新经济发展实施方案》中的第一个要点是:大力发展共享经济、数字贸易、零工经济,支持新零售、在线消费、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线上教育、一站式出行、共享员工、远程办公、“宅经济”等新业态,疏通政策障碍和难点堵点。引导云服务拓展至生产制造领域和中小微企业。鼓励发展共享员工等灵活就业新模式,充分发挥数字经济蓄水池作用。
灵活就业,其实就是当前缓解严峻就业问题的一剂良方。灵猴Job认为,从企业角度来看,灵活用工也是当前企业降低用工成本,缓解经营压力的实用解决方案。
实际上就算没有疫情爆发,近几年来,企业用工成本也是在不断上升的。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为68380元,比上年增长11.0%。
中国用工成本不断升高,也是导致很多外资企业不断从中国撤资,到印度、东南亚建厂背后的推动因素。
国内企业很难向外资企业那样轻易溜走,所以在用工成本高企的情况下,国内企业这几年的经营压力持续上升。
但是员工拿更高的工资,本身是正当合理的,也是中国社会经济进步发展的必然结果,企业没理由随意压低员工工资。在这种情况下,灵活用工这种对企业而言成本更低的用工模式,在近几年悄然勃兴,灵活用工市场进入高速增长期。
02灵活用工平台:改变年轻人的工作方式
灵活就业不仅影响着个人的职业选择,对企业的招聘也产生着深远的影响。长期以来,企业内部都存在着“高人效比(人效=月平均销售额(毛利额)/月平均工作人数;人效即人的效率)”的诉求。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竞争,不得不面临数字化转型带来的知识配给、资源配给方面的不同需求。为保有自身对多变市场的敏捷反应,一些公司开始慢慢转变传统的雇佣员工形式。比如核心岗位通过雇佣方式掌握,非核心岗位以聘用实习生、派遣、发包、共享的方式获取,通过多样灵活的用工方式,实现公司组织的敏捷灵活,使得公司在多变的市场中生存能力变强的概率大大提高。
灵猴Job了解到,根据《中国灵活用工发展报告(2021)》显示,在2020年中我国企业整体采用灵活用工比例达到了55.68%左右,相比于上一年增加了超10%,灵活就业在我国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来自科锐国际《HR敏捷地图研究报告》2021的数据也显示,企业对于灵活用工的需求预期增长51%,灵活用工的形式是如今绝大多数企业(78%)采用的用工形式之一。
未来企业用工形式的组合更多样化,更具有灵活性。这也意味着,对求职者来说,无论是当前还是未来,拥有能力和经验的高端人才在灵活人才的市场上将会更加如鱼得水,实现属于自己的“U盘人生”。
灵猴Job举个例子,从企业的内部HR到独立的培训师,小K开启了自己的双面职业,这让她获得了更多的收入,同时因为做培训产出的成果受到某出版社编辑的赏识,还顺利完成了自己一直要出版一本书的愿望。
当然这样的结果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付出日拱一卒的努力,具有非常强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对于有意从事灵活工作的人来说,最重要的是磨炼出属于自己独有且过得硬的核心技能并建立个人品牌,在市场竞争中获得属于自己的一席之位。对于年轻的应届生们而言,灵活用工是反内卷实现自我的一种就业方式,是自由也是一种挑战。
03 灵活用工:未来可期
在灵活用工的初级阶段,劳动密集型的餐饮零售业会最先有动力去尝试这种方式。
但到了第二阶段,越来越多的灵活岗位成为常态后,就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和中高端职业从业者因为享受自由的工作状态而加入灵活用工。
灵猴Job认为,从初级阶段到成熟阶段,还有一段路要走。
图源:二哥税税念
非全日制最大的特点就是其是一种灵活就业形式,单位没有社保缴纳义务。
社保是一项成本支出,所以社保入税后,很多公司都在考虑通过全日制转非全日制方式来规避社保费用。
国内灵活用工市场即将迎来爆发期,这一点已经成为业界共识。但灵活用工模式能发展到什么规模?会不会在将来取代长期雇佣成为主流用工模式?这些问题依然充满了争议。
目前灵活用工市场真正的短板,正是相关政策配套的缺失。相比起长期雇佣关系,政府对灵活用工雇佣的监督和保护难度呈指数级上升。 毕竟长期雇佣关系可能会维持数年,乃至企业或者员工的整个生命周期。而短期雇佣可能仅仅只维持一两天,甚至是短短数个小时。如果政府对每一个短期雇佣关系进行监管,光是需要消耗的算力,就可能会达到一个让人望洋兴叹程度。 但随着国家开始大力投入“新基建”,算力或者说技术条件会越来越完善,再加上政府对灵活用工市场越来越重视,灵猴Job相信不久之后,灵活用工的市场秩序会逐渐得到有效整顿。 国内目前的灵活用工渗透率只有9%,而排除掉8%的劳务派遣之后,整个灵活用工市场的渗透率更是只有1%。显然除了需要更加完备的政策配套,灵活用工市场自身的发展也还处于非常初级的阶段,急需更多的发展创新和模式创新。